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新婚姻法后不久。在土改后的枣庄东郊,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王春贵,女的叫李。都是生产互助组的劳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团员,恋爱了。村里有些老脑筋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新婚姻法后不久。在土改后的枣庄东郊,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叫王春贵,女的叫李。都是生产互助组的劳模,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团员,恋爱了。村里有些老脑筋的人不喜欢和李的自由恋爱,认为这样的新鲜事是“不道德”的。李的父亲,李老川,也是一个守旧的人。他反对女儿自由恋爱,坚持要把女儿许配给枣庄西赵老满的侄子赵大奎。李老川和赵老满代替李蓝秀和赵大奎亲自到乡政府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李坚决反对父亲的包办婚姻,她去找村妇女主任想办法。导演找到秀兰娘,告诉秀兰娘她亲眼所见的一桩包办婚姻的悲惨事件。原来,几年前,她娘家村子里的一个寡妇相信了媒人的话,把女儿红菜嫁给了一个小女婿。彩虹挑门后,承受着婆家的怒火,最后跳井自杀。秀娘明白包办婚姻的危害,不再反对女儿自由恋爱。她叫李和马上去乡政府办理手续。蓝秀和桂春在乡政府遇到了李老川和媒人。政府村长不了解新婚姻法,反而给李老川写了介绍信,让他去区政府领结婚证。李老川刚走,妇女主任和蓝秀娘就到了。女主任批评了村长的错误做法,村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立即带领李和春到区政府登记。李老川和媒人来区里的时候,区长没有见到女方本人,就没有给她登记。村长前来向区长认错,区长耐心细致地向李老川解释。蓝秀和桂春的自由婚姻得到了区里的批准。固执的李老川,无奈之下,同意取消李与赵大奎的包办婚姻,但仍反对与桂春的自由婚姻。他还在家里声明和女儿的父女关系已经分开了。李和结婚那天,村上所有的村民都来参加这场新婚,只有李老川一个人在家生闷气。结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越来越好,积极生产大丰收。村里脑子老的人也变了,开始意识到新婚姻法的好处。割麦子的时候,天要下大雨了。蓝秀和桂春跑去帮缺人手的李老川抢麦子。这时,李老川才意识到自由恋爱和婚姻的好处,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蓝秀和桂春的婚事,并与蓝秀恢复了父女关系。
详情